探討工程施工質量檢測中
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
一、概述
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是否科學、有效,是關系到工程建設的質量、速度、效益的焦點。工程材料檢測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,其取樣有否代表性、檢測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材料標準的要求,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建設速度、使用壽命和結構安全,關系到工程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在見證取樣及送檢工作中,如何在規范標準的框架內采取的一些措施,提高取樣及送檢工作的科學性,合理降低工程管理成本,更為恰當的處理、應對工程材料檢測工作中常遇問題,使工程管理更為順暢,是工程技術人員及項管人員應該關注的事情。針對目前施工現場從事該項工作的多為青年技術人員且流動性較大,經驗相對欠缺,本文就工程質量檢測中常見問題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建議,或許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一、??? 混凝土方面
1、合理選擇塔吊基礎混凝土。即將展開施工前,一般要先進行塔吊的安裝,安裝前要測試塔吊基礎的混凝土抗壓強度,沒有特殊情況,混凝土強度(同條件養護)要達到100%才可滿足安裝要求。但由于我們往往進場時間短,沒有足夠的時間等待到達混凝土設計強度就要開始安裝塔吊,而此時的混凝土試塊,又因齡期短或氣候惡劣等原因,實測抗壓強度很難符合設計要求,因而無法安裝塔吊,給工程進度產生嚴重影響。部分工程在沒有獲得足夠的混凝土強度下,為趕工期,貿然強行安裝,造成緊固件周圍混凝土疏松,錨固薄弱或失效,成為永久性潛在危險。
建議:(1)澆筑基礎前預估安裝塔吊時間,在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可適量摻加混凝土早強劑,以較短時間獲得設計強度。該方法適于自拌混凝土,外加劑的品種及摻量自主選擇。(2)澆筑基礎前預估安裝塔吊時間,根據混凝土強度屆時增長規律,提高n個強度等級,利用早期強度即可達到塔吊基礎設計強度的特點來滿足安裝要求。該方法適于自拌混凝土,也適于預拌商品混凝土(因方量較小,細節問題需與供方協商)。
2、混凝土強度評定齡期的確定。目前的預拌混凝土大都或多或少摻用礦物摻合料,有的廠家為追求經濟效益甚至將摻合料用量大于水泥摻用量(當然必須是在其他技術支持下),這樣對混凝土減少水泥用量、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值、降低混凝土成本是有益的;但是對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增長與28天強度值產生較大影響,導致許多早期同條件試塊(如拆模強度)超過20天還達不到預期值,28天標養試塊抗壓強度低于設計值;盡管現場檢測員精心取樣、制作、養護,可抗壓強度仍難于符合要求,使送檢單位技術人員感到茫然而不知所以然。
? ??大家知道,粉煤灰沒有獨立的水硬性,它對整個膠凝體系強度的貢獻是基于它與水泥水化反應放出的Ca(OH)2和高堿性的水化硅酸鹽發生火山灰反應,這種反應可增加膠凝物質的數量,改善膠凝物質的質量,能使后期強度提高;礦粉膠凝系數高,可增加混凝土粘度,提高混凝土中長期強度,早期強度會隨摻量增加而降低;兩種同時摻用,對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影響更甚。所以,當您的試塊齡期20天了,還達不到100%設計值,就不足為怪了。
建議:(1)關注“拆?!痹噳K,“同條件養護”不是“無條件養護”,其應與構件享有同等條件“待遇”,如混凝土構件是在氈下淋水養護,試塊同樣也是氈下淋水養護。這一點好多人存在誤區,認為同條件自然養護就是暴露于大氣中,降低了“同條件”度,導致試塊強度低于構件強度。(2)條件允許,盡可能與設計方、建設方、監理方達成共識,將混凝土定位為“粉煤灰混凝土”,這樣,檢測和驗收混凝土的齡期可延長為60天或90天,大大提高混凝土強度合格“保證率”,更有力于現場構件的非破損檢查(回彈、取芯)。
3、預拌混凝土方量問題。我們一直關注預拌混凝土的交貨數量問題,尤其是項目經理,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工程成本核算、經濟效益。眾所周知,混凝土濕拌方量與混凝土固化后體積不可能對等的,存在著眾多不確定影響因素而導致“虧方”,所以,不是我們主觀上注意哪個方面就可以解決的,只是說,經過努力,可以將“虧”量降到最低。經分析,造成 “虧方”問題的原因在供需雙方身上均有發生可能性。
首先談需方,造成“虧方”的可能性:(1)結構或構件的尺寸偏差。尤其是現澆板、墊層、屋面、地坪等構件的平整度誤差,而視覺不易發現。(2)正常損耗?;炷猎跐仓^程中,輸送泵管道及料斗的粘結、施工過程中的灑落。 (3)跑模、脹模。(4)混凝土“充盈率”的變化造成混凝土中含氣量的排出。(5) 混凝土交貨檢驗的檢測用料消耗。 (6)混凝土入模后體積發生多種形態收縮:
塑性收縮——水分從混凝土表面蒸發損失,導致的混凝土體積收縮;在混凝土凝結硬化前發生。
化學收縮——水泥水化產物總體積小于反應物(水泥+水)總體積導致的體積收縮。在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發生。
干燥收縮——水泥漿體內部孔隙的干燥過程導致孔隙體積收縮引起的收縮。在混凝土硬化過程發生。
溫降收縮——水泥水化放熱導致混凝土溫度升高,水化基本完成后混凝土逐步降低到環境溫度,伴隨溫度降低會產生收縮。
濕差收縮——環境濕度低于混凝土內部濕度,則混凝土水分會從內向外遷移,引起體積收縮。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發生。
再談供方,造成“虧方”的可能性:(1) 配合比設計中,混凝土干表觀密度值設計較小,試配材料體積與質量測算有誤。 (2)砂、石含水率較大,生產計量過程中未扣除。(3) 車間計量設備失準、傳感器出現問題,導致計量偏差。 (4) 攪拌車粘結混凝土,剩余混凝土無法傾倒徹底。
建議:(1)項目公司與廠家合同簽訂時,就方量的驗收方法、混凝土密度值范圍要達成共識。(2)如果約定以“過磅抽查”的方式進行驗收,就要按混凝土密度值進行計量、計算;但此方法僅以對方提供的密度值計算方量是不合理的。應在對方代表旁站下,使用已知體積容器測定混凝土拌合物密度,然后依據實測密度和過磅重量計算方量。(3)雙方商議確定施工現場損耗系數,以圖紙構件計算方量結算。
???????????????? ????????????融基檢測公司??? 卜慶元